記者 |
11月10日,中國理財網發布的消息顯示,由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以下簡稱理財登記中心)負責建設的個人養老金理財行業平臺已于11月5日完成技術上線,這意味著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相關的金融行業平臺基礎技術設施已成功搭建,支持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業務全面落地。
具體而言,本次理財行業平臺主要上線以下三項功能:
一是開立唯一個人養老金平臺賬戶。理財行業平臺為每個使用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開立唯一個人養老金平臺賬戶,記載其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投資情況。
二是實現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信息統一報送。理財行業平臺基于理財產品中央數據交換平臺高效、安全的數據傳輸優勢,直聯各家參與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業務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等金融機構,統一匯總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相關信息,向人社部信息平臺統一報送理財產品信息和投資者信息。
三是支持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相關信息統一發布。中國理財網開設個人養老金理財專欄,發布符合監管部門規定的個人養老金投資理財產品相關的機構名單和產品名單,為投資者查詢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信息提供便捷服務。
理財登記中心表示,后續,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將全力協助個人養老金金融機構接入理財行業平臺,支持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推出。同時進一步豐富理財行業平臺系統功能,提供交易數據和資金信息統一交互等服務,提升機構和投資者的使用體驗,為個人養老金業務平穩有序運行保駕護航。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可投資的金融產品包括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商業銀行、券商、公募基金等機構都在積極備戰。目前已有易方達、華夏、廣發、招商、博時、匯添富、南方、嘉實等近二十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廣發證券、中國銀河、國泰君安、國信證券、長江證券、方正證券等10余家機構順利通過銷售、登記、清算等各個環節驗收測試。
銀行也已經打響了個人養老金賬戶“卡位戰”。工商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啟動了個人養老金開通訂閱通知和預約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工作。
申萬宏源證券研報顯示,對應當前個人養老金每年繳納1.2萬元/人,城鎮居民參與率提升15%-20%,2030年預計個人養老金有望迎來1.8萬億-3.1萬億元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