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編輯 | 翟瑞民
2022年11月10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稱,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原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李朝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廣東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廣東省紀委監委“南粵清風網”提供的簡歷顯示,李朝明為漢族,出生于1962年5月,廣東五華人,在職研究生學歷,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供銷合作聯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信息顯示,2008年,李朝明從廣東省財政廳調任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任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一職。2019年5月,李朝明被任命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并于2022年7月被免去這一職務。去職4個月后,李朝明即被查。
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網站資料顯示,該社前身是廣東省合作總社,成立于1951年2月,1954年10月改名為廣東省供銷合作社。此后,該社與廣東省政府商業部門幾經分合,最后于1985年4月開始單獨建制,但不再作為國家行政機構,對所屬各級供銷聯合社負有組織、協調、監督和提供服務的責任。
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設立理事會、監事會,實行理事會主任負責制,內設處室8個,下轄2所直屬學校和廣東省供銷集團,廣東省供銷集團管理有全資和控股企業5家。2020年,全省系統實現銷售總額1438.2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1.83億元,銷售總額增速位列全國系統第一。
南方日報2016年12月曾報道,李朝明在接受采訪時介紹,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綜合改革緊緊圍繞做強做優做大龍頭企業、推動產權業務對接、推進經營網絡升級等3項重點任務,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推動社有企業體制機制創新。目前,省供銷社系統已初步建立起高效對接、服務城鄉的現代經營服務體系。
報道稱,當時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旗下天禾農資公司等4家企業入選2015年廣東省企業500強,天潤糧油集團等4家企業被評為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順德樂從供銷社順客隆公司于2015年9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至2016年11月底,該社20個試點單位的重點企業全部初步實現了產權多元化。
近年來,隨著供銷社系統不斷壯大,系內內部官員腐敗案件也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據中國新聞周刊統計,從2015到2020年,全國供銷系統落馬官員超40人,至少5個省級供銷系統一把手被查,個別地域還查出腐敗窩案。
2020年9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紀檢監察組曾會同總社有關部門組成5個調研組,分赴北京、天津、內蒙古等7個?。▍^、市)供銷合作社,對供銷社系統集中展開反腐敗透視專題調研。
同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紀檢監察組組長李金英撰文介紹,據統計,2016年以來供銷社系統被查處的領導干部中,各級供銷社“一把手”占61.3%,社屬企業“一把手”占42.7%。調研發現,涉案單位“一把手”剛愎自用、獨斷專行現象尤為突出,導致集體決策形同虛設。
2021年2月,中央紀委官網刊發的《各地紀委全會陸續召開 將重點開展這些專項治理》提及,近年來,供銷合作社系統違紀違法案件時有發生。供銷合作社因組織成分多元,資產構成多樣,既有機關和企業,又有事業單位和協會,大多開展市場化經營,廉潔風險點多。
2021年5月,中央紀委官網刊發的《嚴查涉農服務、土地出租、融資擔保等環節腐敗,深化供銷社系統綜合整治》一文指出,供銷合作社業務涉及產權流轉、資金互助、電商銷售等,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從已查處的供銷合作社系統腐敗問題來看,該系統腐敗呈現“一把手”涉案較多,窩案、串案頻發,頂風違紀現象嚴重,涉案金額大,貪腐手段隱蔽等特點。
11月2日,湖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稱,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人事任免工作委員會主任、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趙東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審查調查。趙東風曾長期在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工作,歷任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黨組書記、主任職務。此前在2021年12月,趙東風的老同事——湖北省供銷社原副主任明平安已被查。 2022年6月,明平安被開除黨籍。
北京青年報旗下微信公眾號“觀海解局”11月2日梳理發現,今年至少已有7名省級以上供銷合作社高官落馬或被雙開。除趙東風外,還包括:中國供銷集團原副董事長管愛國,貴州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原黨組成員、理事會原副主任楊興友,吉林省供銷合作社原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李志隆,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原黨組成員、副主任明平安,甘肅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理事會原副主任寇明尚,云南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原黨組成員、副主任方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