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唐大杰(微觀治庫創始人、武漢大學財稅與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早上在早餐鋪買一根油條,順便約Tony老師周末理發,坐網約車上班。晚上到豐巢驛站取了快遞,在菜市場買菜,去小超市買幾罐啤酒……無處不在的個體商戶,滿足了日常民生需求,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是基層社會不可或缺的活力來源。10月25日國務院發布《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明確:“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個體工商戶是重要的市場主體,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業創新、方便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span>
個體工商戶是個體經濟的主要形態。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1.11億戶,帶動城鎮就業近3億人??梢赃@么說,在組織化的生產和交易之外個體經濟是社會經濟行為的底色。
個體經濟指在勞動者個人占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從事個體勞動和個體經營的私有制經濟。個體經濟具有規模小、工具簡單、操作方便、經營靈活等特點。個體經濟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生產資料和勞動成果歸個人所有;二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
當下在經濟下行、消費收縮、疫情防控的多重壓力下,個體經濟體量小、承壓能力弱,普遍面臨經營困局。
上述《條例》的發布,表明了國家對個體經濟的積極鼓勵和支持。相較于原《個體工商戶條例》,此次公布的《條例》新增信息服務、發揮個體勞動者協會作用、平等待遇、分型分類培育、經營場所、知識產權、統籌兼顧、困難幫扶、表彰獎勵等9條新內容,并對一些原有的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個體工商戶進行收費、攤派等進行了補充。其中各項具體扶持政策的內容共計19條?!稐l例》在登記注冊服務、年度報告服務、各類信息服務、精準幫扶、經營場所供給,以及資金、財稅、金融、社保、創業就業、社區便民、數字化發展、知識產權保護、紓困幫扶等多個方面,逐項進行了規定,為個體工商戶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條例》的落實尚需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和執行,而對于決策者,在商事制度、市場監管、稅務管理等部門中個體工商戶的邊緣地位應該引起更多重視,針對阻礙個體經濟發展的制度性問題尚待展開研究。
筆者認為,個體工商戶是經濟社會中最底層的單元,由于其單位人數少、交易額低,在多重不利因素沖擊下,個體工商戶承壓能力最弱。同時,個體工商戶是底層社會經濟活力、民生保障的支柱,保護個體工商戶就是保護民生。對個體工商戶的幫扶是一個真實的難題,也是考驗政府治理能力的一道大題。
據觀察,現實中個體工商戶的主要困難有三個:一是電費、水費、燃氣費過高,個體經營的用電、水、氣大多是商用價格,大大高于民用價格。有些出自地方政策,有些是業主自主規定。有些地方排污費、衛生費費用不規范,在各項市政、工商責任方面,收費繁雜,費負沉重。二是招人難、用人貴問題。目前城市服務業勞動力缺乏,用工工資普遍上漲。三是疫情期間政府紓困政策落實不到底層經營者。比如房租減免政策得不到落實;貸款的條件過高,而貼息政策被各種費用沖抵。
林林總總這些問題,有些是可以由市場機制解決的,比如人力資源不足,本可以通過上調工資價格來調整供需關系,但現實中又夾雜著非市場因素。戶籍限制疊加各地購房限制、社會保險、子女學籍限制等政策,限制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即便增加工資也不會帶來足夠的勞動力。因此,要解開現實難題,需要在制度性改革上交出答案。消除制度性障礙,維護市場的自由度和市場競爭的公平,也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前提。
另外,我們可能對個體經濟仍存在誤解,往往認為個體經濟僅限于餐飲、家政、勞務工作等低端服務業。事實上,隨著信息時代來臨,新經濟催生了新個體經濟業態,而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適合個體發展的新型服務業蓬勃而生。
所謂“新個體經濟”中,他們有從事網店微店的電商,集娛樂、購物和社交功能的網絡直播,以及創作視頻、文章等作品的自媒體從業者等。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需求不斷提高,個體律師、私人診所、家庭醫生、健康教練、理財規劃師、稅務顧問、養老服務等需要個性化、專業化發展的新型服務業大有市場。這些工作往往需要高素質人才,也適合個體經營。
針對新業態,政府的促進政策也應與時俱進,爭取做到一業一策。比如電商的稅務服務需要更大支持。開發票的便利度,電子發票平臺建設都應與電商業務相配套,更高效。電商平臺針對商戶的信用貸服務,政府應配套適合個體工商戶的貸款貼息。
而新型個體服務業則更是大有可為。國家近年開展醫療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簽約私人醫生制度,促進私人診所的發展,可成為私人醫生制度的推進器。面對新生的社會問題,近年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需要更多的心理醫生介入輔導和治療。
隨著法治社會建設推進,普法和法治啟蒙需要專業人士在基層提供服務,民間法律糾紛需要律師參與。而現存制度對于個體律師事務所的準入要求過于嚴苛。如果放低開設門檻,讓更多的優秀法律工作者開設個體律所,扎根社區,則一定能成為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
具有普適性的養老、敬老,育嬰、托幼、教輔等服務工作,非常適合個體從業者提供個性化、便利化服務,解決大機構無法實現的基層社區服務。
政府還可以嘗試向個體工商戶開放政府采購,尤其是社區服務、民生保障、民政事務方面的公共服務,向專業的個體組織外包慈善福利工作,政府可以降低在資質條件、稅務處理方面的要求。
《條例》是將“放管服”改革的成果制度化、規范化,是對近年來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各項政策措施的歸納、總結和提升?!稐l例》旨在促進個體經濟發展,穩定就業,滿足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就是應該以改革的方式解決問題,更大幅度地向個體經濟開放準入大門,破除阻礙市場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責編郵箱:yanguihua@jiemian.com。)
評論